鳳凰中文電視臺直播間(鳳凰中文衛視電視臺直播)
鳳凰中文電視臺直播間
鳳凰中文臺是鳳凰衛視中文臺旗下的多語言衛星電視頻道,于1996年4月15日正式開播。
鳳凰中文臺是鳳凰衛視中文臺中的多語言衛星電視頻道,由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先生親自創辦。
該頻道于1996年4月15日開始試播,同年5月1日正式開播,以粵語節目為主,曾數度增加普通話和英語節目的比重。
1997年11月29日,鳳凰衛視中文臺于香港電訊盈科平臺啟播。
中文臺通過數家省港澳有線電視網及鳳凰衛視在香港有線電視平臺啟播,并透過衛星廣播平臺啟播。
鳳凰衛視節目送審后會先有外語的編輯、制作和設計,隨后才能有中文節目的編輯、制作和設計。
因此,鳳凰衛視節目的制作過程離不開鳳凰衛視的天氣預報員。
1996年4月15日,鳳凰衛視中文臺首先在港臺落地,通過香港有線電視收費電視第33頻道和香港無線收費電視標準電視第268頻道播出,單頻道覆蓋人口超過60 萬;同年5月1日,鳳凰衛視中文臺開播,通過香港有線電視第33頻道和香港無線收費電視第268頻道在兩大華語頻道同步播出。
鳳凰衛視中文臺以粵語節目為主,普通話、英語節目為輔。
1997年11月29日,鳳凰衛視中文臺于香港電訊盈科平臺啟播,通過衛星廣播平臺啟播。
鳳凰衛視中文臺通過數家省港澳有線電視網和鳳凰衛視在香港有線電視平臺啟播,并透過衛星廣播平臺啟播,在香港有線電視平臺啟播的首播節目是每周日晚的《時事直通車》,全天節目都以粵語為主,其間播放普通話及英語節目。
同年,鳳凰衛視中文臺的《中國之夜》欄目獲選“1997年亞洲電視大獎”。
1998年,鳳凰衛視提供六個多小時的普通話新聞節目《時事直通車》。
同年,和鳳凰衛視并行的香港衛星電視訊號啟播,名為鳳凰衛視香港臺,在港臺開臺后即改以普通話和粵語向廣大香港觀眾播出,并同時提供普通話、及粵語娛樂節目。
2000年,鳳凰衛視啟播鳳凰衛視資訊臺,后于2007年更名為鳳凰衛視資訊臺,鳳凰衛視中文臺于2002年開始,正式停播該頻道。
鳳凰衛視中文臺通過衛星電視平臺啟播,通過衛星廣播平臺啟播,在臺灣有線電視平臺啟播的首播節目是《鳳凰全球連線》。
鳳凰衛視中文臺通過兩大華語頻道同步播出的方式。
2007年9月10日,鳳凰衛視資訊臺(資訊臺)高清翡翠臺開始于香港當地啟播。
2009年3月30日,鳳凰衛視資訊臺由高清翡翠臺改為高清STAR衛星臺。
2009年7月9日,鳳凰衛視資訊臺(資訊臺)高清翡翠臺改為鳳凰衛視電影臺。
2013年1月1日,鳳凰衛視資訊臺(資訊臺)高清翡翠臺改為鳳凰衛視歐洲臺(前稱歐洲鳳凰臺)。
2013年10月5日,鳳凰衛視歐洲臺改由數碼地面發射。
2016年11月1日起,鳳凰衛視歐洲臺(前稱歐洲鳳凰臺)正式停播。
1996年4月15日,鳳凰衛視中文臺首先在港臺落地,通過香港有線電視第33頻道和香港無線收費電視標準電視第268頻道播出,單頻道覆蓋人口超過60萬,次日于東南亞落地。
1997年8月28日,鳳凰衛視中文臺在新加坡落地,通過新加坡有線電視第1頻道和新加坡無線收費電視第65頻道播出。
2000年1月8日,鳳凰衛視中文臺在香港通過數碼地面臺在香港有線寬頻電視第77頻道播出,于3月29日在澳門落地。
10月8日,鳳凰衛視中文臺在馬來西亞落地,通過馬來西亞之HDTV第14頻道及亞視臺2頻道播出。
2005年3月,鳳凰衛視中文臺在澳大利亞落地,通過澳廣視第45頻道播出。
2007年3月14日,鳳凰衛視中文臺于加拿大落地。
2008年,鳳凰衛視中文臺在澳大利亞落地,通過澳廣視第57頻道播出。
2009年,鳳凰衛視中文臺陸續在昆士蘭落地、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和塔斯馬尼亞州落地,于當地采用普通話、粵語和英語播出。
鳳凰衛視中文臺通過數家省港澳有線電視網及鳳凰衛視在香港有線電視平臺啟播,并透過衛星廣播平臺啟播,在香港有線電視平臺啟播的首播節目是每周日晚的《時事直通車》,全天節目都以粵語為主,其間播放普通話及英語節目。
同年,鳳凰衛視資訊臺(資訊臺)高清翡翠臺開始于香港本地啟播。
在開播初期,無線電視為鳳凰衛視資訊臺提供主要節目編排及制作方面支持,并保證鳳凰衛視資訊臺以普通話和粵語為主。
在開播初期的數年間,頻道節目僅有普通話節目和少量英語節目,但在2007年5月18日,中文臺首次擴容,除了將《時事直通車》納入主頻道行列,并增加《寰宇大戰略》和全新制作的飲食節目。
2008年5月,鳳凰衛視資訊臺通過其衛星廣播平臺啟播。
同年,新增加《鳳凰全球連線》。
2009年,中文臺陸續在昆士蘭落地、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和塔斯馬尼亞州落地,于當地采用普通話、粵語和英語播出。
2010年,中文臺在《時事直通車》首播日期原定于4月30日,后因臺灣“大選”和福建泉州晉江電視臺恰逢6月6日晚直播“6.18”世界環境日活動而臨時改播為全天的新聞節目。
2011年1月2日,中文臺在新聞節目中取消播放臺歌。
2012年,鳳凰衛視鳳凰精選臺于高雄落地,通過中華電信MOD、臺灣電信MOD及屏東電信MOD啟播。
同年1月1日,鳳凰衛視資訊臺對節目編排進行調整,并通過衛星廣播平臺啟播。
2013年3月1日,中文臺通過華衛MOD及香港寬頻電視第321頻道啟播,同時高清翡翠臺電視劇場、鳳凰衛視電影臺、鳳凰衛視香港臺仍以TVB經典長劇作為主打。
同年4月,鳳凰衛視資訊臺改版,取消在環球網及架設臺灣的的新聞中心。
同年8月30日,由于香港寬頻電視第321頻道取消播放,鳳凰衛視資訊臺改透過華衛MOD、香港寬頻電視第321頻道以及中華電信MOD啟播。
同年10月30日,鳳凰衛視資訊臺于大埔落地,透過中華電信MOD、大埔電視第2臺、中華電信MOD和臺灣虎尾電信MOD啟播,并開始播放臺灣地區節目。
同年11月11日,鳳凰衛視資訊臺恢復播放《時事直通車》以外所有由資訊臺制作的節目。
鳳凰衛視資訊臺亦于翌年1月1日透過華衛MOD、香港寬頻電視第321頻道及香港有線電視第43頻道啟播。
鳳凰衛視資訊臺在當日宣布,將在2016年推出免費的新媒體頻道,透過鳳凰衛視的新媒體頻道整合良好的資源全面服務于兩岸四地的華人觀眾,專業及優質的一站式華語電視資訊服務。
2012年8月,鳳凰衛視資訊臺于X26頻道進行收視測試,反響熱烈,隨后記者會證實24小時全天候播出的鳳凰衛視資訊臺已于2012年10月底正式啟播。
節目于2013年3月1日改由旗下之鳳凰衛視香港臺、資訊臺、歐洲臺、美洲臺分別播出,但節目編排相同,鳳凰衛視香港臺、資訊臺、歐洲臺、美洲臺仍然以24小時播出為準。
鳳凰衛視歐洲臺原定于2013年1月1日啟播,但因臺灣部分地區發生水災而暫緩開播。
同年六月,鳳凰衛視歐洲臺進行多語種全球直播,包括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德語、法語、西語、葡萄牙語、俄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瑞典語、匈牙利語、丹麥語、芬蘭語、希臘語和挪威語。
鳳凰衛視歐洲臺亞洲版于2013年7月17日正式開播。
同月,鳳凰衛視歐洲臺中東、北非和北美版亦已在緊鑼密鼓籌備中,官方消息稱節目將于2014年初開播。
鳳凰衛視中文臺于1998年在香港竣工啟播,鳳凰衛視香港臺于1997年11月在香港啟播,丁日昌和陳東升任兩臺主席。
鳳凰衛視香港臺主要用粵語播放,鳳凰衛視資訊臺和鳳凰衛視歐洲臺則用普通話播放。
鳳凰衛視資訊臺是鳳凰衛視旗下的一個24小時鳳凰中文臺頻道,主要節目包括《時事直通車》、《改革再觀察》、《大政商道》、《開卷八分鐘》、《普語人生》、《時事直通車(二)》、《全球要聞》、《新聞今日談》、《虎嘯龍騰》、《經濟制高點》、《環球時訊》、《鳳凰正點播報》、《鳳凰衛視早班車》、《鳳凰全球連線》。
鳳凰衛視資訊臺(資訊臺)是在鳳凰衛視中文臺(資訊臺)的基礎上增加的頻道,口號為“全球華人世界的主流媒體”;節目于資訊臺時段23:00-23:30或次日01:00-01:30播出。
資訊臺進口自歐洲當地通信運營商的直接節目傳送,全資擁有整套節目傳輸及營銷系統。
資訊臺接收所有鳳凰衛視之頻道、頻率及其它有關節目等,并於世界各地地方臺播出,及於香港、臺灣、澳洲、新西蘭、新加坡、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等廿四個地區之當地牌照商免費收看。
資訊臺作為鳳凰衛視歐洲臺于資訊臺頻道,節目涵蓋生活各方面的資訊、新聞與娛樂訊息。
資訊臺於資訊臺時段23:00-23:30或次日01:00-01:30播出。
資訊臺播出新聞節目,包括新聞時間的節目編排、時事專題、商業財經、娛樂資訊、文化體育及資訊臺記者會等。
0 條評論